纯元,从未出镜却贯穿整部剧情。想必大伙对她印象最深的还停留在“菀菀类卿”一事上。但其实纯元的手段要远比甄嬛高出太多,如果宜修能够有姐姐纯元一半的智商,估计都没甄嬛啥事儿了。也不会至死都蒙在鼓里,原来自己之所以一直都怀不上,都是纯元设下的套。
其实纯元与宜修之间的矛盾激化是必然的,怪只怪宜修看不透这一点,从一开始宜修只不过是以侧福晋的身份嫁入雍王府。作为庶出,这样的归宿其实是理所应当的。只不过后来的雍亲王许诺只要宜修能生下一男孩,就可以让她当嫡福晋。但是随着姐姐纯元的到来,这一切都变了。
先是自己的嫡福晋之位被抢走,然后就是纯元怀孕,所有太医全围着纯元转,无人管他病重的儿子。这才让宜修一直怀恨在心,认为是纯元的孩子,索了她孩子的命。所以宜修才会不惜鱼死网破也要害死纯元以解心头之恨。
而纯元的到来本就是身不由己,为了家族的利益,她没得选。如今又要被自己妹妹害死,心中又岂能无怨?于是便足足给宜修子宫拴上两道“枷锁”。
首先便是剪秋,要知道的是,剪秋原本是跟着纯元伺候的。其实说的更明白些是乌拉那拉氏的,只是后来跟纯元时间长了,这才更忠心于纯元。而后来看似是反水了,实则一直在找机会给宜修致命一击。
身为宜修的贴身丫鬟,又一直都一副貌似忠良的模样,宜修又岂会疑心于她?而这后宫之中最畅销的麝香,剪秋想动点什么手脚,太容易了。其实这些都还是要看宜修彻底倒台的那场戏,从这开始才发现原来剪秋才是藏得最深的人。
这就是宜修本就犯下人神共怒之罪,皇帝念在纯元的面上,只是给了她一个禁足的惩罚,不可谓不轻。而剪秋这下不干了,就来了个实名制下毒,而这一招也彻底将皇后的罪名钉死。被抓之后剪秋这会儿还大喊,跟皇后无关之类的话。不就是急着举报吗?
第二点就是纯元的遗言
纯元在病重之时,其实也意识到了这是宜修的手笔。自己这个妹妹是什么秉性,她可太清楚了,自己抢走了她的嫡福晋之位,又间接性的害死了她的儿子。她不记恨,不报仇才怪。但是为了家族她只能忍,可是又不想让宜修太好过。所以除去剪秋之外,还留下一个伏笔。
"我唯有宜修一个妹妹,望日后四郎无论如何要善待于她、不要废弃她。"
这话可就意味深长了,不论皇帝将来是否发现宜修是下毒的凶手,都会惦记着纯元的好。而对纯元的感情越深,对宜修就会越恨。更主要的还是,这句话就是在皇帝心中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,好好的为什么会废弃呢?而这一招也是非常高明,反正自己死无对证。这颗怀疑的种子就永远都无法被证明,同时也永远无法被推翻。
所以看似是宜修赢了,其实是满盘皆输。